發表文章

科技接受模型探討

圖片
  科學哲學期末報告   陳妍妏 一、研究背景   在數位學習研究領域,研究者常使用 Davis 於 1986 年所提出的科技接受模型(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 TAM ),來探討受試者的科技接受度。然而在這數位科技日新月異的新世代,上個世紀發展出的科技接受模型,是否依然貼合現今數位移民與原住民的真實樣貌? TAM 模型中的自變項是否仍為影響現今使用者科技接受度的關鍵因素?為此,本研究將針對「科技接受模型」與科技演進的適應性進行探討。   二、科技接受模型( TAM )    1964 年,美國 IBM 公司推出以積體電路設計的 IBM SYSTEM-360 型電腦,正式開啟了商用電腦的序幕,許多公司行號為了提升組織效率,紛紛引進了電腦與其相關軟體。然而就如同工業革命時期的蒸汽機帶給工廠工人們的衝擊一般,電腦也為辦公室裡的人們帶來了不小的震撼,經理和專業人員對於終端用戶系統的抵制,成了推動辦公事務電腦化的阻力。於是學者們便開始進行各種實驗,以理解人們為什麼接受或拒絕電腦,以提供系統開發者更好地預測、解釋和提高用戶接受度的工具( Davis , Bagozzi 和 Warshaw , 1989 )。    Fishbein 和 Ajzen ( 1975 )提出了理性行為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 TRA )這個意圖模型,來了解、預測個人行為。理性行為理論假設個體是否採取某一特定行為,完全出自於個人意志,個人對行為的偏好意圖,會受到個人是否認同的態度,以及主觀規範二者的影響,而行為意圖進一步影響實際行為(圖一)。 圖一 理性行為理論模型。    TRA 這個意圖模型目的在於「解釋人類的任何行為」,且已被證明幾乎可以成功地預測和解釋各種領域的行為( Ajzen 和 Fishbein , 1980 ),然而這也代表 TRA 是個非常籠統的理論模型,它可以解釋所有的行為,同時也代表無法確認人們在特定領域做出實際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何。   為了更精確的預測和解釋人們的「電腦使用行為」, Davis ( 1986 )以數十年來資訊系統( IS )研究為積累,在 TRA 的基礎上建立了我們今日常用的 科技接受模型( TAM )。根據 TRA 理論,行為意圖( BI )是由一個人的態

改變角色形象,改變主觀感知

圖片
陳妍妏 指導教授:陳素芬、梁益堉、劉為開 摘要   自古以來,「自我認知」一直是哲學家、心理學家關注的重點。雖然大腦的運作仍有許多未解之謎,但我們已經逐漸了解,人的認知歷程,是從多感官接收刺激,經過大腦的解碼、編碼後,才形成思想,最後引發行動。也就是自我意識是由多感官接收到的訊息組織而來。是故本研究想探討,透過改變身體外觀,例如變身成自己憧憬的某個角色,或是刻板印象的角色,在對此虛擬身體有身體歸屬感錯覺的情境下,是否會改變其動作、行為,甚至是對外界事物的主觀感知。並進一步探討,這樣的主觀感知是短暫的,還是可能更新既有的認知。本研究讓受試者在 VR 的虛擬環境中變身成為超人與老人,並讓他們搬不同重量的箱子以測試力量是否有所改變。實驗結果發現,變身超人時受試者除了自評力氣變大外,對重量的認知上也有顯著的改變,且延續至少 30 分鐘,實驗顯示了人類主觀感知的可塑性。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我是誰?   自古以來,「自我認知」一直是哲學家、心理學家關注的重點。在東方,莊子提出了「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這個大哉問,人類認知到的自我,究竟是真實的,還是一場夢中的幻境。在西方,柏拉圖( Plato )認為身體感官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真實世界,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真實世界的影子。笛卡兒( Descartes )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學概念:這個世界或許是由某個惡魔所虛構的,然而在我做出這樣的懷疑時,當下的我是存在的。因此我思故我在。意即任何事物,包括自己的存在,是透過自我感知與推論後而存在。   現代的認知心理學進一步針對人的思考與行為背後的認知歷程進行探究,腦神經科學的生理技術則提供了實證上的支持,讓研究者可以透過這些技術看到大腦的變化。雖然大腦的運作仍有許多未解之謎,但我們已經逐漸了解,人的認知歷程,是從多感官接收刺激(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經過大腦的解碼、編碼後,才形成思想,最後引發行動。也就是自我感知的訊息,形塑了自我意識。   社會認知論融合認知歷程與社會歷程,班杜拉( Bandura , 1986 )以個人、行為、環境三者交互作用來解釋人類的行為,也就是人類的自我認知是極富彈性的,會因為不同的感官刺激或是社會環境變化而持續更新。人會因為外部環境因素,例如:父母的期許或是社會氛圍,影響對自我的判斷,進而做出社會預期的行為或是反抗的行為。   綜